首页 > 案例 > 案例展示 > 地方案例 > 天津

天津市津南区:利用PPP模式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融合发展

2023-09-05    来源:天津市委网信办    浏览次数:     打印

天津市津南区基于良好的资源禀赋和较高的城市化率,统筹推进城乡数字化融合发展,以总投资21.59亿元的“智慧津南”PPP项目(以下简称PPP项目)为抓手,建设了一批智慧化应用系统,运用数字技术打破城乡地理空间限制,实现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共用共享,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带动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搭建数字底座,夯实数据资源基础

(一)一网通全城,优化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建成覆盖区、镇街、村居三级共392家单位的电子政务网络,核心交换速率达万兆,单位交换速率达千兆;建成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全区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服务器和终端实现统一出口、统一监测、统一管理。城乡信息网络加快实现互联互通,高效支撑乡村业务运转需要。

(二)一数融全域,促进涉农信息资源充分共享。建成津南数据湖,计算能力达18.34万GFLOPS,存储能力达60PB,现已集中存储87个系统,支撑397个垂管系统,汇聚数据5亿条,存储容量达35PB,能够满足各类业务系统上云需求。依托津南区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和津南区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涉农信息和全区2.6万路视频监控资源共享,并与国家、市级平台互联互通。

二、打造数字场景,实现城乡共建共用

(一)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城乡基层治理。津南区接入了道路、学校、村居、商业体等重点部位视频,并与公安视频平台打通共享,实现了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智慧交通方面,在51条主干道路、119个路口建成了电子警察、大货车管控、无人机巡查、AI非现场执法等系统,交通大脑汇聚上百种智能算法,自动识别处置违法行为723万条,全区道路通行效率提升10%,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智慧消防方面,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全区医院、学校、养老院等213家单位消防安全隐患实时监测、预警和及时处置,平台累计监测报警6200余次,将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智慧村居方面,利用人工智能解决智能充电、消防占道、高空抛物等8类城乡管理难题,为居民日常生活安全保驾护航。

01.jpg

图 1 津南智慧交通平台

(二)推行“互联网+”,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镇街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5%,政务服务代办点行政村全覆盖,“津心办”APP津南旗舰店和政务服务帮办平台整合866类高频便民服务事项,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建成智慧教育教学管理平台、校园传染病管理平台、幼儿园三级监控、阳光食品监管平台等,覆盖城乡94所学校、218家幼儿园和托幼点,“三个课堂”持续落地,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建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全部14家区级医院、镇卫生院与业务主管部门之间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采集业务数据近1亿条;远程医疗、分级诊疗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电子病历、影像结果互认,助力解决乡村群众看病难问题;引入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提高对肺结节的早期检出率,肺结节良、恶性预测灵敏度高达90%,提升基层诊疗机构诊疗水平。建成人才云招聘管理系统,提供远程面试、岗位精准推送等服务,平台累计入驻3500余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0.7万个,有效解决乡镇企业用工难、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等问题。

02.jpg

图 2 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政府监管系统

        三、坚持示范引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一)发挥集聚效应,畅通城乡要素流动。PPP项目共建设智慧应急、智慧城管、智慧国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等42个信息化项目,与社会信息化项目优势互补,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在PPP项目支撑引领下,社会资本方在八里台镇投资13亿元,建成华录未来科技园,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在城乡间畅通流动。

(二)加快动能转换,推动城乡产业结构优化。PPP项目不断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基于小站稻原产地优势,运用数字技术助力小站稻振兴,建成三产融合物联网平台、智能加工中心、数字育种基地、佳沃农业主题探索乐园等,带动农业“接二连三”,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四、有关典型经验

(一)坚持一体化建设,解决“数据壁垒”问题。PPP项目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明确“1+5+N”建设思路,成立三层组织架构,建立六大管理机制,建设“城市大脑”和智慧化应用系统,搭建政务云平台、视频共享交换平台、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打造“云网为基、数据融通”的数字底座和“共性支撑、系统融合”应用体系,构建津南区一体化智能中枢,为城乡数字化协同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03.jpg

图 3 天津市津南区城市大脑

(二)创新融资模式,解决“钱从哪儿来”的问题。津南区采用PPP模式建设城乡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引入社会资本,有效缓解政府资金压力。PPP项目分3年建设期和15年运营期,解决了数字化发展的可持续投入问题。政府授权SPV公司可通过教育、医疗、社区等项目,采取有偿服务方式进行市场化运营创收,进一步减轻了财政支付压力。

(三)深化数字赋能,解决“高质量发展”问题。在PPP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了大量的智慧应用场景,汇聚了海量的数据资源,通过搭建“城市大脑”打通信息中枢,实现数据赋能千行百业,推动城乡产业数字化转型,营造优良的数字化发展环境,为政府科学制定产业政策、优化政务服务提供数据支撑,为群众提供普惠便捷共享的数字公共服务,不断满足群众在数字化时代对美好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