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案例 > 案例展示 > 地方案例 > 辽宁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搭建“三资”监管平台 助力打造数字乡村

2023-10-16    来源:辽宁省委网信办    浏览次数:     打印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位于辽宁省中部,自2020年10月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以来,围绕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服务“三农”工作的总目标,加快建立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监管网络平台,作为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载体。

一、推进乡村资产管理规范化建设,全方位落实监管

(一)多措并举建体系。制定《辽中区农村“三资”监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成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协同推进机制,汇聚建设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工作合力。按照“多网合一”组织构架进行平台设计,将农村集体家底数据、交易数据、资金数据纳入一个库,设置“三资”管理、清产核资、产权改革、产权交易、宅基地管理、农村金融改革、银农直联等七大功能模块,大额资金、用工费用、资产合同、产权交易、资金赤字、债权债务、资源合同、其他重大事项等八大预警系统,实现覆盖全区的“三资”监管网络。平台运行过程中设置三个监控点,包括乡镇(街)、区级业务部门、区纪委监委机关三个层级,可实现对“三资”的实时监管和审核。


image.png


图 1 集体资源与合同录入集体三资监管分析平台以避免资产流失

(二)清产核资摸家底。准确录入“三资”数据,是搭建平台的基础和关键。一是在全区选取“三资”规模适中、基础较好、代表性强的蒲东街道、冷子堡镇及潘家堡镇于家台村等为试点,先行开展“三资”清查、数据录入,边推进边调整,积经验促引领,确保平台运行开好局。二是按照先账内、后账外,先资金、后资产、再资源的顺序,逐村、逐组、逐地块、逐个合同、逐笔账目进行清理核实,做到账清、财清、物清和债权债务清。三是坚持把加强领导、严明纪律贯穿工作全过程,各镇(街)组成核查组,对各村(社区)清理规范工作进行全面核查,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不规范的,进行督促整改。

(三)创新手段强监督。创新运用“制度+平台”的监管理念,坚持制度技术优势互补、软硬监督协同发力,堵塞集体“三资”管理处置漏洞和风险点。在制度监管方面,相继出台一系列制度文件,明确规定集体“三资”的管理、使用和处置等环节一律通过平台操作,实时公开环节信息、业务协同、流程审批、自动提醒、实时监控,减少人为因素的介入。在平台监管方面,构建三级监管体系,为区级领导、相关部门有关人员分配权限账号,可全过程、分层级查看农村集体“三资”的经营管理情况。针对超预算支出、大额资金支出、经济合同履行情况等环节设置网上自动预警,发现问题,直接沟通,限时整改。


image.png


图 2 村级固定、有形、无形资产等在集体三资监管分析平台展现

(四)市场运作促增收。通过“产权交易”功能模块,利用平台对全区资源、资产信息和相关项目招投标信息进行发布,做到“五统一”(统一在网上交易、统一交易规则、统一在线竞价、统一交易监管、统一诚信建设),使交易行为完全处于“阳光”下操作,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

二、强化集体资产监管,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平台建成以来,全区186个行政村(社区),226个村级核算单位,224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共收录资金信息324454条,录入资产总额51541.43万元。截至2022年10月末,集体总收入7914.49万元,集体支出5910.54万元,做到账实相符;录入资源信息23810条,集体资源33.28万亩,其中农用地31.36万亩,建设用地1.43万亩;录入合同8815份;录入资产信息2591条,其中集体基础设施、农田水利设施、办公设备、文教设备等集体资产合计价值2.4亿元。通过农村集体“三资”的全面清查,摸清各村集体资产,理清债权债务,明确“三资”的权属关系,杜绝“三资”体外循环。2022年,通过沈阳市产权交易平台完成集体资产交易809宗,其中集体资源型资产732宗、集体经营性资产11宗、林权40宗、其他17宗,成交面积21318.42亩,交易额实现3220.23万元。溢价金额336.42万元,溢价率11.67%。全区17个镇(街)均在省产权交易中心平台进行资源、资产的交易。


image.png


图 3 将农村集体“三资”转化成为市场资本,促进资产保值增值

三、有关典型经验

(一)“三资”管理平台的建立,杜绝了建账、结账不及时的现象发生。加强对村级财务监管力度,认真落实“村账乡(镇)管”各项制度,规范财务管理手续。通过“三资”管理平台,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对各村账务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三资”管理平台的建立,避免了集体资产、资源流失现象的存在。全区所有集体资源和合同都录入到“三资”管理平台,接受统一监管,堵住了集体资产流失的漏洞。

(三)“三资”管理平台的建立,规范了集体资产构建变卖制度。村级固定资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等均在“三资”管理平台上进行展现,镇(街)和区农业农村管理部门一览无余,实现了资产的实时、公开、报批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