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案例 > 案例展示 > 地方案例 > 江苏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探索透明供应体系下的农产品出村进城新路径

2023-09-07    来源:江苏省委网信办    浏览次数:     打印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现有水产养殖面积3.62万亩,其中青虾占比达42%,全年产量约为1500吨,总产值在1.2亿元左右,产业效益明显。但浦口区也存在小农户分散养殖导致的产量低、价格和质量不稳定,产业链增效技术瓶颈导致的养殖效率低下、销售范围受限,品牌建设滞后导致的优质不优价、增收成效不明显等问题,亟需数字技术赋能浦口青虾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数字技术重塑青虾产销组织方式,带动虾农共富

(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优化助农组织模式。针对小农户分散养殖问题,构建“N+1+N”的新型产业化联合体,即由市级龙头企业牵头,由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紫金农商银行、盒马鲜生等单位提供技术、资金、渠道支撑,辐射带动3个合作社、268家水产养殖户签订青虾收购协议,覆盖养殖面积3000余亩。在2021-2022年养殖季,被服务的虾农平均亩产值增加1600元,成本降低350元。

(二)建立一站式虾农服务平台,推进资源精准衔接。打造集“生产指导、设备租赁、金融助农、专家咨询、农产品收购”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赋能青虾养殖“最初一公里”。通过整合各部门相关资源并入驻服务平台,不断优化各类型主体间联合协作机制,形成可持续、资源节约的服务供给模式,进一步强化龙头企业资源聚合及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的能力,有效引导社会资源下沉,为小农户低成本、高效率地获取优质服务提供渠道。

(三)打造线下“数字青虾驿站”,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立足龙头企业线下优势,打造500平方米的浦口“数字青虾驿站”,整合政策、技术、市场、金融等资源,结合线上助农服务平台,为分散养殖户提供线下生产指导、智能化养殖操作培训、物联网设备维护、冷链仓储、加工包装、质量检测等一系列服务,有效解决分散养殖产量不高、质量参差不齐问题,提高虾农养殖水平。

二、数字攻关持续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产业链降本增效

(一)构建青虾数字化养殖系统,降本增效精管理。针对目前养殖效率低下的问题,梳理专家科研成果及养殖经验,形成浦口青虾数字化养殖标准,搭建水产养殖管理系统,实现养殖环境的在线监测、水体溶氧的实时调控及饲料的精细投喂,同时实现投入品、产成品与农事作业过程数字化管理。目前数字青虾养殖示范基地养殖密度由10万尾每亩提升到12万尾每亩、提高产量20%,并通过减少巡塘、投喂等人力投入,实现人工投入减少150元/亩、投入品节约200元/亩。

(二)创新青虾冷链保活贮运技术,延链补链克难题。针对销售半径受限的问题,开展青虾远距离物流运输测试,采用EPP保温泡沫箱密封打包鲜活青虾,运用“充氧+低温”保鲜技术,结合邮政等物流渠道,实现青虾储运存活时间由1小时提高到10小时,存活率达98%以上,并制定了青虾冷链保活贮运数字化标准及分等分级数字化标准各1项,为全行业的数字化提供指导依据。

(三)搭建冷链监管服务系统,加强监测保供应。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全球卫星导航定位、地理信息系统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研发,实现鲜活青虾配送全程监管和配送路径优化,有效降低青虾的死亡率,保障产品质量,整体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相比传统物流配送体系,整体物流运输成本降低10%以上,车辆综合利用效率提高30%以上,及时响应处理突发告警事件5次,降低财产损失达10万元。

三、透明供应精准提升品牌价值,实现产品优质优价

(一)构建青虾透明供应体系,实现信任消费促溢价。联合盒马鲜生、南京大排档、金陵饭店等中高端客户群体,探索透明生产供应体系的实践应用。其中,应用预售系统完成青虾在线预售、供需撮合,形成预售订单,并落实生产基地;应用透明供应系统在线推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品控等关键信息,用数据支撑参与式消费体验,实现基于透明供应的信任消费。


01.jpg


图 1 青虾“产加储运销”全链条透明供应数据决策分析平台

(二)持续加强数字营销能力,多措并举拓宽销售渠道。销售方面,对接盒马鲜生等生鲜电商渠道、社区团购渠道、政企渠道、餐饮配送渠道等;打造“直播小屋”,引入专业团队驻场并做常态化直播运营。品牌营销方面,打造多媒体营销矩阵,开设抖音直播号、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等,强化私域流量;定期开设浦口永宁青虾推介会,邀请各餐饮店、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品牌推广和宣传。现已初步实现青虾产品优质优价,并通过组织网络直播售卖、对接品牌零售店,累计形成线上订单4716笔,平均单价118元/斤,实现线上销售零的突破;线下订单12461笔,平均单价83元/斤,较去年价格同比上涨30%。

(三)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经营模式,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充分依托毗邻南京主城区、背靠老山森林公园等地理位置,以及浦口区丰富的文化、生态、旅游等优势资源,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步伐,通过开展垂钓、餐饮、团建、露营等休闲旅游服务,吸引市民下乡,带动周边大米、鸡蛋等优质农产品销售。


02.jpg


图 2 生态园水产养殖基地全景

四、有关典型经验

(一)整合资源,融合创新构建产业联动机制。浦口区聚焦产业痛点,锚定行业龙头企业,网联各类优势资源单位,强化项目支撑,培育建设形成“N+1+N”的新型产业联合体,全力推动青虾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辐射带动各类生产主体。

(二)精准把脉,科技赋能打造新发展模式。依托产业化联合体,搭建产业“利益链”,充分调动资源单位积极性,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创新研发为基础,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线下服务为保障,创新构建“智能生产、透明供应、信任消费”的透明供应体系,形成浦口青虾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让小农户衔接大市场,实现农产品从“优地优品”向“优质优价”转变。

(三)稳扎稳打,扎实推进场景应用落地见效。浦口区始终遵循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基于区内产业基础,细化实化工作思路、政策举措、任务行动,确保场景落实落地。审慎选择市级龙头企业,着力打造以数字青虾驿站为标志的青虾产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助力浦口青虾“出村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