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案例 > 案例展示 > 地方案例 > 江苏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数字乡村引领农村电商走进2.0时代

2023-09-07    来源:江苏省委网信办    浏览次数:     打印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积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将农村电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水晶电商为突破口,因势利导带动农业、农村、农民与互联网融合嫁接,系统化解决农户与第三方平台对接困难,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发展要素支撑不足等制约要素,引领农村电商从“孤岛”走向“全链”发展的2.0时代。截至2022年底,全县注册电商企业(商户)及各类网店7.3万余家,农产品电商零售额达70.8亿元。

一、实行政府、平台、农户“三方联动”,充分激发农村电商创业热情

以系统化思维构建电商产业生态体系,引导第三方平台和广大农户积极投身农村电商创业大潮。

(一)政府推动高位“组网”。先后出台电商发展规划、加快电商发展实施意见、电商高质量发展十项工程等一揽子政策文件,逐步完善电商产业政策促进体系。设立800万元电商发展专项资金,通过一系列奖补政策,为电商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二)电商平台下乡“织网”。加强与第三方电商龙头企业合作,开设阿里巴巴网上水晶城、东海水晶天猫旗舰店、“淘宝·文化中国”东海水晶馆,成立京东集团县级服务中心;建立一批优质直播基地;引进“乐村淘”农村电商平台,线下体验店数量超过300家。

01.jpg

图 1 “水晶+跨境电商直播”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

(三)鼓励农民积极“触网”。在水晶电商的示范引领下,探索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基地”电商扶贫模式,黄川草莓、石梁河葡萄、双店鲜切花等一批特色农产品走俏网络,建成农业电子商务园区16个,形成“触网”农产品110余种,农村电商富民作用得到充分彰显。

二、构建产业、品牌、营销“三位一体”,切实筑牢农村电商创业体系

以特色农业支撑农村电商发展,不断加强品牌培育、优化营销体系。

(一)打好产业基础。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引导农户种养适宜网络销售的农产品,重点打造优质稻麦、绿色果蔬、健康畜禽、生态食用菌四大农业产业链,设施农业总面积达37.8万亩,拥有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39家。

02.jpg

图 2 东海县桃林镇北芹村智慧蔬菜园区鸟瞰图

(二)注重品牌培育。成功打造了东海大米、东海老淮猪肉、双店百合花、黄川草莓、石梁河葡萄、东海西红柿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产品规模位居全省首位。着力塑造安全健康、自然生态的农产品品牌形象,积极探索建立电商模式下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努力实现信息可追溯、责任可追究,进一步提升上网农产品的公信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强化营销推广。整合各类农产品资源,绘制“东海农产品地图”,建立“东海农产品大数据库”,提炼并塑造了以“福”文化为核心的东海县农业区域公共品牌——“福如东海·晶质农品”。目前,东海优质农产品线上线下的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不断攀升,2022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70.8亿元。

三、强化物流、人才、金融“三大支撑”,着力破解农村电商创业瓶颈

紧盯农村电商发展“痛点”“堵点”,着力补齐农村电商发展短板。

(一)“大物流”打通最后一公里。县级层面,建成集创业孵化、服务培训、仓储物流于一体的电商物流园;建成江苏省苏北县域首家公用型保税仓,大力发展跨境物流。乡村层面,在全国率先实现快递“村村通”全覆盖,建成村级快递服务站点202个。2022年,全县快递收发件量达到2.1亿件,同比增长25%。

03.jpg

图 3 集快递物流、仓储配送、企业孵化的全流程电商物流产业园

(二)“抓培训”多元培育创业主体。建立“县、乡、村”三级电商人才培养体系,组织京东、淘宝讲师和互联网创业成功人士等优质培训师资,重点针对返乡大学生、家庭农场主、退役军人等创业主体,实行“普及培训”和“专业培训”相结合。截至2022年,已连续举办4届电商创业大赛,打造电商创客空间、跨境电商众创空间站等一批电商创业平台,累计培训12000余人次,培养了一大批农村电商创业者和关联从业者。

(三)“电商贷”助力破解融资难。东海县电商发展协会和县金融办,联合江苏银行、东海农商行、常熟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面向在主流电商平台实名认证的电商创业者,依据年销售额、信用积分及授信额度信息,最高给予30万元的信用额度贷款,有效缓解了电商业主,特别是农村电商资金的周转压力。

四、有关典型经验

(一)政府引导扶持是发展农村电商的前提条件。东海县坚持高位统筹,从机制、政策、平台三方入手,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实施十项工程、设立专项资金、建设产业园区等系列措施,有效调动创业人群、市场主体、信息资源、社会资金的共同参与,凝聚多方合力。

(二)发挥产业优势是发展农村电商的必备条件。东海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拥有花卉、蔬菜、林果、畜禽等多种主导产业,通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接二连三”,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为发展农村电商提供绿色高质、极具竞争力的农产品资源,而且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又将加速助推主导农业产业化。

(三)培育特色品牌是发展农村电商的制胜法宝。东海县在培育农产品品牌上多点发力。区域层面,打造6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福如东海·晶质农品”县级品牌;个体层面,形成秀收大米、东海老淮猪、葡之源葡萄等多个知名品牌,极大地提升了农村电商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四)完善要素保障是发展农村电商的基础支撑。东海县高度重视支撑农村电商发展的各类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从持续延伸的农村路网,到覆盖城乡的基础网络,然后到“村村通”物流体系,再到解决短期融资的“电商贷”,均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