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以“整体智治”理念为引领,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探索建立“1+1+N”的数字乡村整体架构(1个数字乡村标准化规范,1个多跨协同乡村一体化智能化平台,N个涉农场景功能),以数字化撬动传统乡村生产、生活、治理方式变革。截至2023年2月底,全县共迭代升级120余项乡村场景应用,为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搭建电商体系,营销模式一网通。搭建“1+2+N”农村电商体系,即打造1个农村电商产业园,打通“本地电商平台+第三方电商平台”2类销售通道,引进N家涉农企业入驻园区。目前,建成“德e生活”等本地电商平台,引入第三方主流电子商务平台,吸引10余个涉农企业入驻,成功培育“清溪”“德鲜客”“游子”等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电商品牌。2022年,全县农产品线上交易额达到18亿元。
(二)加快产业转型,“智”量产量双提升。建成德清智慧农业云平台,归集全县11个数字农业示范园区、4100余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的共800余万条数据,为农业全程标准化、智慧化管理提供数字支撑,构建形成果蔬、畜牧、水产等6大特色农业数字化生产链路,有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例如,创新推出“芯片鱼”生态净养模式,出产黑鱼价格比市场价高一倍;水木莫干山都市农业综合体在同等种植面积下,番茄产量为传统大田的30倍。
图 1 产学研一体现代农业创新中心——水木莫干山都市农业综合体
(三)推进产业融合,乡村业态多绽放。以数字化技术赋能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乡村民宿、科创、文创等新业态新产业发展。例如,打造“宅富通”应用,实现农村宅基地线上流转盘活,目前已有105宗闲置农房在线上完成“挂牌”流转;搭建GEP核算决策支持平台,精准评估每个项目的“科技含量”和“生态身价”。目前,已吸引10余个科创项目落户,总投资约70亿元。
(一)拓展公共服务,便民事项覆盖广。聚焦解决乡村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迭代升级“浙里基本公共服务”应用,无感提供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养老等11大类、95项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村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便捷服务,以及出生、就医、就学等全程网上办理。例如,建设村民健康数据库和“一人一册”电子健康档案,当健康状况“亮红灯”时自动预警,家庭医生将第一时间上门问诊。
(二)开发线下场景,数字生活品质高。依托“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等产业优势,以“物联网+5G互联网”技术赋能乡村数字生活场景建设。例如,重点打造“无”系列场景,布设无人商店、无人餐厅、无人值守多巴胺球场等;以浙江省第一个5G智慧出行未来乡村试点为基础,创新开设“智慧出行游乡村”线路,推出无人驾驶观光体验等;与知网、喜马拉雅等合作建设乡村数字图书馆,提供免费数字化阅读产品。
图 2 乡村“悦读悦享”书房成为乡村人群的精神家园
(三)重塑物流体系,末端配送效率优。聚焦解决乡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基于北斗时空技术打造“数字配送大脑”,形成覆盖全县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链条,推动实现“网货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循环。同时,进一步集成数字商贸、数字家政、数字文旅等20余项消费功能,满足村民消费升级需求。2022年,快递进(出)村数量达2951.9万件,同比增长28%。
图 3 数字生活智能服务站打通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一)创新数字孪生,治理技术更新颖。有效归集282类近13亿条乡村治理数据,首创打造“数字乡村一张图”,以电子地图、遥感影像、三维实景地图等空间数据为底座,叠加18个部门图层,呈现实体与数字“孪生”的乡村图景。通过精准映射乡村“人、地、物、事”关键因子,实现对农村水环境、空气环境、土壤环境等的实时反馈。
图 4 “数字乡村一张图”实现基层治理“一网通管”
(二)推动主体联动,治理组织更健全。将“数字乡村一张图”与15个部门的系统互通互联,打造形成跨区域、跨系统、跨层级的业务协同基层治理体系,实现矛盾调处、村庄规划、风险管控、生态治理等基层治理的“一网通管”。例如,连通湖州“解纷码”应用,上线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模块,建立多部门联动调解机制,村民扫码即可实现调解、咨询、投诉、举报等一站式集成服务。
(三)实现四治融合,治理方式更务实。依托“数字乡村一张图”的智治功能,串联自治、法治、德治,推动乡村治理从零碎化走向集成化。例如,“我德清”APP上线群众诉求在线反馈模块,鼓励广大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目前累计收集和处置村情民意反馈信息20万余条;开发“德清普法”应用,定期向村民推送法律知识和普法活动;以数字技术加持道德价值量化,在已有道德品牌“民间设奖”的基础上建立信用评级体系。
(一)提高政治站位,优化顶层设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县委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县委网信办、县农业农村局、县大数据局“三驾马车”紧密合作、协调落实。2023年3月,由德清县牵头起草的全国首个《数字乡村建设规范》省级标准正式发布,进一步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德清经验。
(二)注重体系建设,强调资源整合。整合全县资源,积极搭建“1+1+5+N”全域智治框架体系,实现一网知乡村、一网治乡村、一网建乡村,打破数字乡村信息壁垒,提升全域数字化指挥调度能力,实现产业发展、民生实事、村庄治理等事项的实时调度和高效办理。
(三)迭代应用集成,推动流程再造。积极创新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数字乡村一张图”的现实功能,推动乡村治理流程再造,实现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的管理和服务。
(四)突出价值引导,焕发乡村生机。突出数字乡村建设带来的经济、生态和精神价值,探索更多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高素质乡村人口,助力乡村振兴,使乡村人群切实增强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 中国气象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乡村振兴局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
Copyright © 2023
digitalvillage.cn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84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834号
指导单位: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
支撑单位:中国电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