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是浙江的产粮大县,粮食种植规模居全省第三位,种粮补贴资金发放量大,每年涉农类补贴8800多万元,涉及农户1.6万余户。然而在传统补贴的发放过程中,农户端存在种粮补贴政策不清晰、申领不便捷、补贴不及时,政府端存在操作程序繁、工作效率低、行政成本高等问题。为提高种粮补贴发放效率,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平湖市打造“浙农补”特色应用,聚焦粮食补贴小切口,撬动粮食安全大牵引,实现种粮补贴申请“农民不跑,让数据跑”。
(一)精简流程,信息一站式审核。改革前,补贴申领流程主要有“农户申报、村级初审、镇级核查、公示、市级复核、确定补贴标准、公示资金、市级下拨资金、镇街道发放资金”9个环节;改革后,将村、镇、市多级审核环节,前置为市级层面通过航拍地块和实地核验相结合的方式,提前核定地块信息与种粮面积,并确定补贴数据,申领流程简化为“农户自主申领-系统审核-资金发放”3个环节,补贴从农户申请到最终发放的时长由原先的5个月缩短至最快5个工作日。
(二)打破壁垒,资金一网通发放。平湖市以田埂为界,对每块地按序进行编码,实现“一地一码”。根据承包流转协议,农户、村干部、第三方中介确定每块地实际种植户,明确这个地块承包者、种植者、种植面积,实现人地对应。若下一年度流转协议有变动,则对该地的种植户进行动态更新。目前,平湖市流转面积约22.4万亩,每年需更新的地块大约4.6万亩,占比20.5%。同时,通过地块智能关联,农户申领补贴时只需点击其中一个补贴地块,其名下所有补贴地块都将全部智能关联,实现申领地块“一键秒领”、异地申领“零距离”。
(三)重塑制度,改革一体化推进。为规范“浙农补”补贴发放流程,先后制定出台《浙农补核发管理规范》团体标准、《平湖市规模种植补贴实施细则(试行)》和《平湖市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施细则(试行)》,明确补贴范围与对象、补贴标准、操作流程等。同时,重塑资金发放方式,由原先的“先审批后发放”调整为“以预付款支付事后审批结算”。
(一)集成服务,提增农户幸福感。用户端设置了政策发布、补贴申领、补贴查询等模块,农户除了在用户端申领补贴外,还可以实时查询补贴政策、公示地块以及补贴发放进度、历年补贴到账资金等,极大激发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提升了农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图 1 “浙农补”用户端界面
(二)数字赋能,提升工作时效性。简化工作流程,摒弃传统操作流程中的文件上报、审批等行政化手段。前置审核工作,补贴审核重点由原来的“审面积、审作物、审地块”变为“审核人、地对应”,村集体每年只需对土地流转协议有变化的地块进行审核,极大减轻了工作量、提升了工作效率。资金公示调整为系统在线公示,既提升农户关注度,又减少政府大量行政成本。
(三)共享共用,提高数据关联度。按照水稻等粮食作物成长周期,采用无人机航拍形成人、地、物对应的种粮补贴一张图,实现“一图多用”“一数据多用途”,有效避免不同部门对种粮数据进行重复收集、审核等工作,做到数据同源、共享共用。种粮补贴“一张图”可实时监测地块种植情况,并智能监管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全面保障粮食安全。
图 2 “浙农补”驾驶舱智能监管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
(一)迭代升级,补贴发放全透明。“浙农补”应用于2021年7月1日上线并上架“浙里办”。目前已建成规模种粮、耕地地力保护、旱粮生产、规模油菜种植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配方肥补贴等6个项目,累计发放补贴资金2.15亿元,惠及农户9.5万户次,每个农户的每笔补贴资金全程可追溯、可查询。
图 3 “浙农补”管理端粮补资金发放的查看与审核流程
(二)精准高效,财政资金少支出。每年传统的数据核查经费约在117.6万元,而“浙农补”运用数字化手段,将一地一码、无人机航拍两张图层叠加形成补贴作物矢量图,精准核实每个农户补贴面积,每年核查经费约在59.9万元,平均减少经费支出50.9%。
(三)关注民生,农民种粮多收益。2022年通过“浙农补”发放补贴资金1亿元,其中上半年发放耕地地力保护、春季规模种植、一次性补贴等资金6663.9万元,占比67%,既有效缓解种粮农户春耕、夏种等粮食生产资金压力,又减少农户利息189.2万元,大幅提升农户种粮收益。
(一)坚持党建引领,健强组织体系。成立数字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市、部门、镇、村四级工作负责制,以“专班运作”为抓手统筹推进,清晰责任、明确任务,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
(二)创新工作机制,强执行聚合力。建立健全“部门+专班+技术公司”的“1+1+1”工作机制;坚持“日碰头、周例会、月总结”的运行机制;实行“表格化、清单化、项目化”的闭环管理机制,对建设项目实行“挂图作战”,对账销号、闭环管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三)激活数据要素,赋能场景应用。通过人地对应、规则判断、字段关联等功能,以及人脸识别等组件实现农户种粮补贴的线上一键申领。通过打通粮补系统、农资实名购买系统等数据建立种粮补贴一张图,实时掌握地块种植主体、种植面积、种植作物、投入品购买和使用情况、补贴申领情况等,形成种粮大户精准画像。通过叠加粮食功能区等图层分析,清晰、全面地监测全市非粮化状况。
(四)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发展环境。出台政策文件、实施方案、团体标准等,规范补贴流程。通过路演、案例和成果发布推介、媒体报道等,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覆盖面。同时,加大“浙农补”应用培训,到镇到村手把手实操教学,让农户熟练掌握申领步骤,努力打造成为政府管用、能用,农户爱用、好用的补贴平台。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 中国气象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乡村振兴局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
Copyright © 2023
digitalvillage.cn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84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834号
指导单位: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
支撑单位:中国电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