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案例 > 案例展示 > 地方案例 > 福建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杭好办”让政务服务很好办

2023-09-07    来源:福建省委网信办    浏览次数:     打印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近年来,为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打破数据壁垒、加快乡村数据治理、推动数字化营商环境构建,以“为民、便民、惠民”为立足点、出发点,进一步整合资源,建设县级数据资源中心和“杭好办”政务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数字化治理体系,实现“对外可办事,对内可办公”,为广大群众和基层干部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一、聚焦数据共享,让政务数据“跑”起来

(一)规范资源目录、汇聚数据整合。以全县数字乡村数据的汇聚、整合、共享、应用需求为导向,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依托省、市、县数据资源平台的成果和机制,建设县级数字乡村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在县级政务数据资源中心平台基础上,建立全县数字乡村要素资源目录体系,汇聚全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及乡村振兴等全过程数据和相关主题数据库,形成乡村数据底座。截至2022年10月,平台共汇聚34个部门、347项政务服务的约1亿条数据,生成电子证照约57万张。


01.jpg


图 1 上杭县数字乡村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

(二)数据回流对接、催生共享应用。通过共享省、市平台数据,实现相关系统数据回流,保证数据的实时性。“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已成为常态,据统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为“杭好办”“一品一码”大数据平台、全县中小学网上报名、不动产全程网办登记系统、健康证等业务系统提供数据共享和接口调用共4593万次。通过平台共享交换数据,减少用户系统间重复录入工作,以“一品一码”大数据平台为例,原先用户需要在上杭县肉品追溯、县食品安全追溯、省农业农村厅追溯系统三套系统重复录入数据,现在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只需在县级平台一次录入。

(三)多维数据分析、精准数据决策。开发“一张图”驾驶舱服务模块,分层分权限,以可视化形式展示农业产业、公共服务、党建、乡村治理等版块大数据,为数字乡村建设与开发提供决策支持。

二、聚焦服务集成,让便民应用“多”起来

(一)致力数据对接,实现一号通认。致力数据的集成共享,强化便民应用的聚合,与省、市平台通过“单点登录”实现省、市、县“一号通认”。建设督办、表单、用户体系等模块,打造高效社会治理、网上政务服务的基础数据平台,构建政务服务应用“统一入口”。强化数字乡村便民应用的聚合,通过数据融合和资源对接,构建政务服务数字乡村应用“统一入口”,建立省、市、县平台“单点登录、无感切换”模式,打破地域阻隔和部门壁垒,促进条块联通和上下联动,实现省、市、县三级涉农数据互联互通。

(二)致力服务汇聚,实现一网通办。在闽政通APP、e龙岩APP、微信等平台同步上线“杭好办”小程序,以服务乡村振兴为中心,以“权威信息公开平台、便捷网上办事窗口、有效政民沟通桥梁”为目标,打造资讯、服务和互动三大功能,打通村民学习了解党的政策、便民服务、政民互动的窗口。其中,服务功能整合建设网上办事、公积金、医社保、民情办理、有事找代表、挂号预约等60余项政务服务,提供网上办事服务事项7563项。


02.jpg


图 2 “杭好办”轻应用(小程序)

(三)致力线上线下,实现一码通行。深化线上线下融合,建成汇聚便民服务电子证照码的二维码,实现“线下一站式、线上一码通、联动一体化”。以“杭川书房”例,将“农家书屋”与县图书馆、馆外流通点相结合,通过电子社保卡绑定方式自动生成杭川书房二维码,实现村民借书、还书等农村书屋自助化管理,提高了“农家书屋”的利用率,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了农村精神文明水平。

三、聚焦社会治理,让政民互动“通”起来

(一)整合政民互动沟通渠道。推广“互联网+基层党建+乡村治理”数字治理模式,推动党务、村务、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整合12345、随手拍、有事找代表、政企直通车、在线访谈、民情反映等省、市、县互动应用于一体。

(二)建设政务督办模块。依托闽政通办公掌上APP等通用平台和公职用户体系,建设任务督办、自定义表单工作流、民情办理等应用,实现疫情防控、文明创城、“两办”任务、民情处理等督办转办应用场景。

(三)建设乡村治理特色应用。依托“杭好办”平台建立县、乡镇(部门)、村(社区)三级上下衔接、纵横畅通的“立交桥”式民情反映机制,实现民情受理、交办、督办等网上全流程办理,做到件件有落实。2022年1-10月份共收集各类民情信息788件,其中村级(现场)解决的599件,本乡镇(单位)处理的120件,转县级处理的69件,已办结反馈788件,办结反馈率100%,群众评价满意率95%。

四、有关典型经验

(一)党建引领,迸发合力。成立上杭县数字乡村全国试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形成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各项工作。坚持全县“一盘棋”,加强财政投资信息化项目技术方案评审和预算把关,将跨部门信息化项目建设纳入“数字上杭”建设范畴,避免重复建设。

(二)数据破“壁”,资源互通。整合全县信息化资源,主动对接省、市平台数据,构建数字乡村全要素资源目录体系,汇聚生产、经营、管理等全过程数据和相关主题数据库,打通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壁垒,实现“目录通、数据通、接口通、流程通”,为不同部门间业务协同提供数据支撑。

(三)服务协同,政务便民。践行“马上就办”,以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为导向,进一步推进“一号通认”“一码通行”,实现“一次办、马上办、掌上办”的掌上便民服务业务闭环,通过发挥“小窗口,大效果”的示范引领效应,持续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下硬功夫打造好发展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