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是都江堰精华灌溉区农业大县,是四川“天府粮仓”成都片区核心区。近年来,大邑县依托国家大田种植数字农业试点项目,创新构建“吉时雨”数字农业服务平台,打造智慧农业应用场景,积极探索数字农业技术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和产业化模式,有效解决了劳动生产效率低、投入大等问题。2022年,平台服务全县耕地面积21万亩,带动全县农业产业节本增效1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8%。
(一)加强信息基建,夯实产业基础。全县建设4G基站1989个、5G基站1501个,形成5G、宽带、WIFI均达到1000M速度的“三千兆”网络模式,优先将5G网络向示范镇(街道)村社区、现代农业园区等进行覆盖,持续推进农业物联网全域覆盖。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国家大田种植数字农业试点项目,建设数字农场167个,加快农机数字化改造,实施260台农机线上管理,建成四川省首个“五良”融合无人农场,构建起数字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图 1 “五良”融合无人农场小麦机收无人化自动作业
(二)实施数字应用,升级农业园区。聚焦粮油产业智慧化,配套建成数字农业控制中心、粮食烘干中心、农资集配中心、数字农民培训中心等业务场景和运营实体,以数字化技术服务传统农业产业园区。
(三)加大数字推广,助力产品销售。依托“金通工程”和“邑方良品”农创品牌、“农村淘宝”项目,全面带动大邑县十大地标农产品及大邑特色食品、特色鲜果等40余种农产品销售。通过“邑方良品”电商平台的183家商家和京东商城、有赞商城等“西岭绿源”专营店,实现2022年全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近2亿元。
(一)创建数字农业管理场景。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农业生产感知系统,科学设置“耕地识别、作物识别、环境监测、适种分析、灾害预警、产量预测、精准生产和价格预测模型”等8大功能,园区内粮油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户通过手机远程掌握农作物空间分布、水肥状况、长势与产量及病虫害情况,利用精准作业、精量投入等应用,实现大田粮食生产精准高效,助力农业生产过程化肥农药用量实现“双减”目标,助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图 2 大邑智慧农业产业园
(二)创建数字农业运营场景。整合农机作业、农资购买配送、农业生产托管、粮食烘干加工及农产品销售等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创新构建“线上交易,线下服务”的数字化农服模式,上线机耕、育秧、植保、烘干等社会化服务主体,完善粮食生产耕、种、收、产、供、销全流程服务功能,实现园区内粮油生产劳动力用工减少3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15%以上,每亩节本增收100元以上。
(三)创建数字农业金融场景。整合上中下游农业企业、经营主体、农户各环节交易信息,与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开通全程在线办理种植贷款验证评估业务,搭建数字农业金融平台,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高效、便捷、优惠的融资服务。目前,平台已联合多家金融机构为66户农业经营主体放贷2260万元。
(四)创建在线化服务场景。探索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形成了线上“农服模式”,由62家硬盘育供秧、植保、烘干等社会服务主体与30多名农技、信息化专家等组建线上服务团队,提供技术支持,累计指导粮油生产新型经营主体445家,解决科技服务农业“最后一公里”难题。
(一)提升现代农业新水平。在平台和APP功能开发上,聚焦“五管”服务,实现农民数字化精准育苗、精量施肥、用药、定制化服务和订单式产品销售,为农业生产降本增效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目前,“数智粮油”应用覆盖大邑县家庭农场(种植户)445户、农民13.6万人、农业服务商62家。综合生产机械化水平达98.6%,应用推广优质粮食品种50余个,产业园区域内年节本增效超1000万元。
(二)拓展节本增收新途径。以家庭农场主能力提升为重点,把数字技术变成家庭农场主手中的“金锄头”,实现农户种粮节本增效。2020年以来,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构建了“线上交易,线下服务”的平台型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完成硬盘育供秧、植保、烘干等62家社会化服务主体上线,实现1305笔社会化服务交易,交易金额2231万元,累计服务农田面积30.6万余亩。
(三)形成美丽乡村新典范。数字技术与农商文旅体融合,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突破边界,催生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新场景新业态。祥和村先后荣获2020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四川省示范农业主题公园、成都市AAA级林盘景区、十大最美川西林盘等荣誉称号。2022年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接待30万人次,销售额5000万元。
(一)坚持政府主导,实现持续发展。为扎实推进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着力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助农增收,大邑县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营”的建设模式,整合资源引导支持平台系统模块升级、功能拓展等后续工作,基本建成了县域数字农业的基础体系。
(二)抓实推广应用,提升市场化程度。创新构建“平台+中心+农场”模式,实现县域农田数字化管控和数字化服务,通过优化提升“吉时雨”手机APP使用功能,开展数字农民培训,让农民用得了、用得好、喜欢用。2022年7月,“吉时雨”数字农业服务平台升级为成都市“数智粮油”服务系统,在全市23个区(市)县进行推广。
(三)拓展应用场景,推进融合发展。以点带面,在做好“数智粮油”应用场景建设的同时,探索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深耕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数字化应用全场景覆盖,让全民享受数字红利,营造共商共建共享的数字化建设和成果保护氛围。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 中国气象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乡村振兴局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
Copyright © 2023
digitalvillage.cn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84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834号
指导单位: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
支撑单位:中国电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