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案例 > 案例展示 > 地方案例 > 贵州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数字赋能“小特产”升级“大产业”

2023-10-16    来源:贵州省委网信办    浏览次数:     打印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因苦丁而脱贫,因苦丁而致富。近年来,余庆县坚持把茶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来培育,以“余庆茶·干净茶”为抓手,坚持打生态之牌、走数字之路,实现苦丁茶产加销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余庆县有茶园面积11.5万,年产值4.78亿元,品牌价值5.05亿元。

一、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优化数字茶业发展生态

(一)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印发《余庆县数字乡村总体规划(2021-2025年)》,规范余庆小叶苦丁茶发展方向。实现苦丁茶种植面积达11.5万亩,建成智慧苦丁茶基地6个。制定《关于抓好茶叶质量安全生产的通告》《关于禁止在茶园中施用违禁农药及其行为的通告》等一揽子政策,擦亮做响“余庆茶·干净茶”名片。

(二)开展质量安全检测。2017—2019年连续3年通过欧盟500余项标准检测,196个送检样合格率达97.83%;2020—2022年,抽取155个样本进行检测,合格率100%。

(三)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县主管部门联合市管、执法、卫健等部门,对茶园使用违禁农药、包装废弃物乱丢和清洁化加工等开展走访宣传和巡逻检查,全力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二、坚持“提质增效”目标不动摇,创新数字茶园管理模式

(一)打造全要素“数据库”。与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签约“余庆县数字乡村平台(一期)建设项目”,依托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余庆县数字乡村平台。依托数字乡村平台,采集和汇聚全县小叶苦丁茶市场主体在农业产业数字化、农业物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病虫害防控、市场销售等方面的资源,对资源数据进行梳理、整合、分析,为全县小叶苦丁茶优化升级提供决策参考。


image.png

图 1 余庆县小叶苦丁茶数字大屏

(二)畅通信息“共享流”。完善信息共建共享体系,建设可视化茶园,关联茶叶经营主体(含作坊)83家,规模加工厂50家。通过在基地配备物联网智能监测系统、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无人机施药等数字化设备,对小叶苦丁茶进行数字化管控,实现物联网远程在线监测以及远程调控。平均每亩茶叶节约人力成本费用800元,产量提高8.7%。2020年茶叶产量6637吨、综合产值5.78亿元,2021年茶叶产量7100吨、综合产值6.5亿元,2022年茶叶产量7800吨、综合产值6.8亿元,经济效益增长8.8%。


image.png

图 2 无人机施药

(三)丰富应用“新场景”。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实现传统加工向数字化加工的转型跨越,以杠杆效应撬动茶产业大发展。2022年,全县落实并运作11个苦丁茶鲜枝条清洁化加工点,取代传统家庭式作坊“蒸晒”加工方式,年加工苦丁片茶2000余吨。

三、坚持“数字赋能”方式不动摇,丰富数字经济发展业态

(一)用好中国小叶苦丁茶余庆指数。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和贵州省农业信息中心编制发布中国小叶苦丁茶余庆指数,为全国小叶苦丁茶产业提供客观、科学、量化的市场价值基准,成为市场的“风向标、晴雨表、避雷针”。余庆县成功掌握竞争主动权,逐步形成“中国小叶苦丁、贵州余庆定价”的基本格局。指数上线发布后已经带动余庆小叶苦丁茶产值增加约1350万元,小叶苦丁茶生产经营主体平均增收70万元。

(二)畅通农产品进城出山的关键渠道。加快构建现代化服务体系,整合重点民营快递公司,为余庆县“余货出山”和“网货下乡”打通了双向通道,实现了县到乡、乡到村的进出口包裹邮件统一物流快递,解决了农村电商服务群众的“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三)用好农村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建设综合性电商产业园,将小叶苦丁茶与电商产业对接融合,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业态”。以大数据为引领,通过京东、物流集团等平台进行网络营销,推动“余茶出山”,直接或间接带动720户贫困户参与茶产业建设,户均茶叶收入1.8万元。

四、有关典型经验

(一)“政策指导”是保障。余庆县先后出台《余庆县数字乡村总体规划》《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余庆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余庆苦丁茶”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工作方案》等系列政策配套机制文件,全力将小叶苦丁茶打造升级为“大产业”,打造“贵州干净茶品牌县”。

(二)“数字茶业”是关键。将数字茶业纳入数字乡村产业数字化,统筹规划,重点实施,以龙头企业为抓手,充分发挥信息化、数字化引领作用,推进数字茶业示范区建设,建立面向市场的产业体系,从生产、拼配、包装、配送、销售,实现小叶苦丁茶发展的整体性数字化,构建智能的茶产业数字技术支撑体系。

(三)“提质增效”是基石。把发展小叶苦丁茶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采取扩大种植面积、引入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等措施,升级改造现有低产、老化茶园,适度发展新建茶园。同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研发新产品,创新发展夏秋茶、大宗茶等,将研发出的余庆小叶苦丁“牙膏、饮料、洗衣液”等系列产品推向市场,获得消费者青睐,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

(四)“茶旅融合”是方向。坚持以“茶山为体、山水为骨、文旅为魂”,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公园和休闲养生基地,围绕以茶促旅、以旅带茶,发展“茶园+养生、茶园+文化节、茶园+茶艺体验、茶园+营地、茶园+茶叶销售”等产业,变小叶苦丁茶“个体发展”为“抱团”式的集群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