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案例 > 案例展示 > 地方案例 > 云南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数智”赋能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2023-10-16    来源:云南省委网信办    浏览次数:     打印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位于楚雄州中西部,2020年10月被列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楚雄市坚持创新构建数字治理体系,以“数智”应用破解基层治理中政民联通不畅、权责界限不清、服务供给滞后和事务管理碎片化等痛点和难点,拓宽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和途径,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建强“主阵地”,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板”

(一)数字共用“一个脑”,“脚步丈量”转向“全景呈现”。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系统平台和应用终端建设与数据资源整合,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将分散在各部门的24个应用系统联通建成数字乡村综合服务云平台,升级建成“威楚数智大脑”,初步实现对全市人、地、物、事、组织等城乡数据资源采集、汇总、存储、分析和可视化运用,推动数字化应用成果转化,构建“一张网”数字化治理体系。


image.png


图 1 数字化平台提升基层治理工作效能

(二)数字网格“到边角”,“平面交办”转向“立体指挥”。依托各类基层党组织,通过党建引领“楚雄治理通”平台整合数字信息,创新工作模式,实现对15个乡镇、154个村(社区)、2950个自然村和4607个基层治理网格化扁平化管理;通过“威楚智慧党建”平台建立立体化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信息统一采集、问题统一受理、案件统一分派、处置快速高效的工作格局,不断提升乡村数字化治理效能。

二、架起“连心桥”,推进管理服务“一体化”

(一)数字设施“进村组”,“城乡鸿沟”转向“协同共享”。投资1680万元新建覆盖全市的公共应急智慧广播平台,实现信息传播、政策解读、普法宣传等一体推进。建成文明威楚云平台,对525个文明实践单元线上线下同步融合。建成农村三资管理平台,对154个行政村集体三资进行规范监管。乡村法律服务机器人、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和实体平台实现全域覆盖。加强数字化在平安建设、信访维稳、特殊人群管理、风险隐患排查化解等领域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基层管理服务能力。

(二)数字服务“加速跑”,“东奔西走”转向“指尖服务”。协同推进市、乡、村三级“网购式指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依托政务服务网上大厅和“一部手机办事通”APP上线1824个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高频事项全程网办率达90%以上,87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达99%以上。试点推进乡镇行政审批和综合执法改革,超过136项审批服务事项能够在乡镇即时办结,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三、织密“智慧网”,实现数智治理“大变革”

(一)数字应用“入云端”,“人治管理”转向“数智治理”。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数字化应用新模式,将“云智慧”嵌入基层治理,建成鹿城镇栗子园社区数智治理平台,上线32个便民应用,推动基层治理和服务功能综合集成。东瓜镇庄甸社区“庄甸小管家”推行数字化管理和“美丽庭院”积分制,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楚雄治理通”APP上线32个主题1800项事项,通过平台办理基层服务事项和群众建议诉求280万件。目前全市共有36万人安装“楚雄治理通”APP。


image.png


图 2 “数智”应用破解基层治理难

(二)数字系统“全覆盖”,“人技同防”转向“智慧监管”。坚持以点带面,深入实施数字系统拓面提标工程,将“互联网+”人脸识别、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融入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投资1.2亿元完成智慧党建、智慧安防、智慧社区、数字城管、应急广播、智慧人居等多个数字化社会治理项目建设,联网安装摄像头6.5万个,实现“智慧安防”全域覆盖。吕合镇“智慧警务”平台创新构建乡村立体化综合防控体系,促进治安管理线上线下融通,智慧监管取得突出成效。

四、开辟“新路径”,绘就共治共享“同心圆”

(一)数字信息“赋能量”,“政府独唱”转向“多元参与”。积极探索“数字乡村+治理”模式,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数字普惠金融等多种投融资方式,促进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基础电信运营商和多家企业参与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实施“基层社会智慧治理”等21个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示范项目,引领社会资源向数字领域转移,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形成多元参与、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

(二)数字场景“显身手”,“散弹突击”转向“精准智治”。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建成4G基站6827站、5G基站2138站,在公共智慧应急广播平台基础上,加强数据整合共享应用,融入应急、气象、交通、水务、林草、公安、卫健、电力等部门系统数据和应用场景,加强乡村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监测预警和应急通信保障数字能力建设,实现信息采集、分析、评估、反馈“一张网”,提升应急反应集成度,实现“精准智治”,维护基层安全发展稳定大局。

五、有关典型经验

(一)坚持党建引领,凝聚数字治理思想力量。坚持党建示范引领,构建市、乡、村三级“一把手”包项目、包责任、包进度、包协调、包成效的跨层级跨部门协调机制,整合各级各部门数字资源,打造示范样板,为高质量推进基层数字化治理提供强大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二)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数字治理一体网格。加大投入力度建设数字信息平台和系统,挖掘现有数字资源潜能,完善数字软硬件设施,强化线上入云整合和互联互通,攻克数据信息壁垒,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开放,为创新和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完善治理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丰富场景应用,拓展数字治理路径方法。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加快数字场景营造、开发和运用,主动融入安全监管和产业、民生、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加快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创新工作路径和方法,推动优质数字服务向乡村延伸,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四)强化服务管理,提升数字治理工作效能。将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与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以“数智”应用破解传统治理方式下农村人口分散流动、基层组织与公众联系紧密度不高、管理地域广泛复杂、公共服务覆盖不足等难点,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以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