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案例 > 案例展示 > 地方案例 > 云南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打造数字花卉全产业链平台

2023-10-16    来源:云南省委网信办    浏览次数:     打印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具有亚洲最大的菊花资源库(保留品种3600多个),已形成一批世界知名、远销欧美的高端花卉品牌。近年来,开远市围绕花卉产业“品种、品质、品牌”三个核心,运用物联网、数字孪生、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科技,打造全国首个数字花卉全产业链平台,解决花卉产业产前种源卡脖子、产中种植粗放化、产后产品销售难等问题,有效实现产研融合、指导种植、降本增效、助农增收。2022年花卉种植规模达7.4万亩,生产销售鲜切花3.85亿支、种苗5.3亿株、盆花750万盆,花卉综合产值突破40亿元。

一、锚定种源自主目标,解决产前种源卡脖子问题

针对高端花卉种源依赖引进、自主研发不足和种苗繁育能力弱、成本高等问题,集中力量开展种源核心技术攻关,以数字花卉全产业链平台为载体,连接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和知名专家,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建立“陈发棣专家工作站”,开展数字花卉种源研发和品种选育选拔,通过构建数字化种植模型,研究经济型物联网装备智能联动参数,形成“品种”数据资源库。建立完善科研与市场快速转化的应用机制,依托数据资源库和平台市场销售数据调整科研重点及方向,加速种源研发和种苗繁育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已拥有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54项,研发的菊花新品种获得农业农村部授权46个,实现种源自主目标。


image.png


图 1 开远数字花卉全产业链平台实景

二、锚定科学种植目标,解决产中种植粗放化问题

(一)完善数字化种植基础。帮助种植主体进行经济型田间物联网装备升级,统一接入花卉物联网服务平台,实现低成本的全生命周期智能监测、分析、预警和环控水肥联动控制,为远程可视化种植指导输出关键数据,降低水肥和人力投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二)形成数字化种植模式。依托“慧农管家”平台,让种植户与技术型制种服务花企建立数字化连接,花企专家运用AI分析种植主体作物长势、田间农事、周期性检测等数据,全流程“把脉问诊”,全年为每户种植主体提供环控、水肥灌溉、光周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农事操作等指导服务150次以上,每年可降低水肥投入30%以上,降低农药投入10%以上,高品级花卉产出率提升40%以上,实现提质、降本、增效。

(三)建立数字化联农带农机制。搭建“政府+企业+平台+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机制,将“小而散”的种植主体孵化为原产地数字花卉供应新团体,带动农户科学化、标准化种植,从源头推进花卉产品标准化、商品化。目前,数字花卉供应新团体种植面积达1.4万亩,5963户花农与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12874户花农与龙头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与传统粗放种植相比,数字花卉供应新团体增加销售收入40%以上,形成数字花卉联农带农新示范。


image.png


图 2 开远数字花卉全产业链平台界面

三、锚定助农增收目标,解决产后产品销售难问题

(一)聚力网络销售强推广。与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B2B交易平台花伍、花易宝,抖音、淘宝、天猫等直播平台建立原产地直采、直供模式,拓宽鲜花销路,提升“七彩云菊”系列花卉品牌知名度,非洲菊、红掌、蝴蝶兰及各类草花配叶远销日本、韩国、美国、荷兰等国家和国内大中城市。

(二)聚力智慧物流促销售。依托数字花卉全产业链平台花卉生长数据和市场销售数据,探索建设智慧物流模式,目前已建成北京、无锡、济南、郑州4个开远花卉产地直供智慧物流配送中心,花卉产品瓶插期延长30%,销售收益提高10%—30%。

(三)聚力数字链条促发展围绕数字化在延链、补链、强链等数字花卉场景的运用,建设采后处理冷链物流中心、精深加工中心、花卉创意体验科普中心等,推动花卉采后处理及精深加工提档升级,上线花束创意小包装生产,打破国际垄断研发切花保鲜液的局面,实现数字化场景在数字花卉全产业链的运用,形成产业闭环。

四、锚定数字化产业链推广目标,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创新“互联网+花卉金融服务”模式,从种苗销售连接中小种植户,引入银行、保险公司等深度整合涉农数据,采用数字化管理工具建立覆盖种植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农业金融保险信息共享机制,围绕科技应用、资源共享、产品开发、项目管理、服务创新、风险管控等方面构建平台产业数据信用体系,扩大数字花卉产业规模,全面建设服务现代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数字化风险管理平台,累计发放农村金融信用贷款2.66亿元,授信贷款利率从6.26%降至4.43%,优惠利息166.31万元,为数字花卉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金融活力。


image.png


图 3 开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自主研发品牌——七彩云菊

五、有关典型经验

(一)强化党建引领,健全工作机制。将数字花卉产业作为全市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行市委、市政府一把手负责制,构建市、乡、村三级联动、一张图调度、跨部门协作协调机制,共同推动数字花卉产业发展。

(二)强化科技运用,突出数字赋能。依托数字花卉全产业链平台,强化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在种源研发和品种选育选拔、智能化种植管理和销售等数字化场景的运用,促进花卉产业提质增效。

(三)强化合作共赢,注重联农带农。通过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建立“陈发棣专家工作站”等形式,吸引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团队驻村,实现科研与数字化应用场景深度融合。通过建立数字化联农带农机制,让传统种植农户成为数字花卉供应新团体,实现助农增收。

(四)强化金融属性,优化发展环境。创新“互联网+花卉金融服务”模式,发放农村金融信用贷款,投入财政涉农资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金,实施数字花卉全产业链平台“智慧农业”等项目,不断优化奖励配套政策,为数字花卉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