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案例 > 案例展示 > 地方案例 > 青海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展智慧畜牧业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2023-09-07    来源:青海省委网信办    浏览次数:     打印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屏障。2023年以来,玛多县通过智慧畜牧业建设,做强数字产业,走出了一条符合县域实际、独具县域特色的数字乡村发展之路,实现了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

一、加强统筹协调,全力推动智慧畜牧业建设

(一)智慧畜牧业为数字乡村赋予新动力。玛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智慧畜牧业建设,成立了数字乡村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数字乡村的统筹协调工作,扎实推进组织落实、跟踪调度、检查评估等各项工作,并抽调专人组建数字乡村团队实行专项服务。此外通过对智慧畜牧业进行监测和数据分析,为牧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生产预测和决策支持,从而提升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例如,监测牦牛、藏羊的健康状况和运动量数据,为牧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防疫、病理预测,以便其调整牧场的生产计划;分析牦牛的体重和运动量数据,为牧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牛群健康状况和科学饲喂指导,从而提高牧场的生产质量和收入水平。

(二)智慧畜牧业为数字乡村开辟新途径。玛多县始终坚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革方向,实现物联网、自动控制、射频识别等数字技术与畜牧业融合发展、融智而兴。例如,“玛多藏羊”产地的生产、加工实现数字化后,产品质量安全度、信任度和知名度实现质的飞跃,牧区从最初只有原产地出售活羊的单一渠道,发展为精细加工、高端定位、网络认购的经营模式,既增加了企业和牧民收入,又打响了品质高、肉质鲜、无污染的“玛多藏羊”品牌,促使黄河源头基层牧区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干部群众创富增收信心越来越足。

(三)智慧畜牧业为数字乡村增添新引擎。建设畜牧业智能监测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完善农畜产品的全产业链追溯体系,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及时防控疫情,保障农畜产品的安全生产,减少企业和牧民的经济损失;健全与省内各牧区间的联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优势互补,让企业和牧民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合理调配资源。

二、发挥数智优势,赋能农畜产品提档增效

(一)信息化助推畜牧业转型升级。通过“合作社+养殖户+企业+监管+科技+营销”的组织模式,进一步规范畜牧业生产,提供无污染的高端农畜产品,对增加农牧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巩固畜牧业的基础地位、促进乡村振兴起到积极作用。

(二)数字化助推畜牧业提档加速。整合全县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玛多县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体系,打造综合数据展示、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资料上传等功能,汇集畜牧业监测、监管、诊断、营销于一体,为数字乡村建设相关决策提供依据,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三)现代化助推畜牧业赋能增效。玛多县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体系已建设完成,目前覆盖了玛查理镇、花石峡镇、黄河乡、扎陵湖乡4个乡镇、28个行政村,录入1031个生产组织及1209户养殖户信息,全县已佩戴电子耳标的牛羊共35807头,为玛多县全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01.jpg

图 1 玛多县农牧和科技局工作人员为牧民讲解追溯体系操作流程

三、有关典型经验

(一)因地制宜,以“智”开局。完善数字乡村发展政策,有序强化制度保障,探索并打造“六位一体”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现状、因地制宜,依托种源优势、草场优势、组织优势、存栏优势,走出一条畜牧业与生态建设融合发展的生态畜牧业之路,积极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

(二)锐意进取,以“智”增效。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促进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数字化改造升级,依托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实现手机远程操控养殖、加工场地的清洁供暖,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避免资源浪费。

(三)有的放矢,以“智”取胜。通过组织牧民参与生产技能培训,培养职业新牧民,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数字化成为“新农资”,实现养殖智能化、管理科学化,畜牧产品认可度不断提升,交易成本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