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案例 > 案例展示 > 地方案例 > 宁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数字乡村“一张图”赋能乡村振兴

2023-10-16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浏览次数:     打印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坚持把数字技术应用于乡村建设,不断完善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各类涉农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打造数字乡村“一张图”,构建乡村数据底座,探索出一条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一、搭建乡村数字框架体系,探索乡村建设新模式

平罗县创新数字乡村建设体系,探索建立“一图一端一中心四应用”整体架构。“一图”是指依托全区电子政务公共云平台,打造集数据汇聚、展示、集中决策于一体的数字乡村全景图,即数字乡村“一张图”。“一端”是指与“一张图”相匹配的,以“村居通”“种养殖填报”为核心应用的移动应用端。“一中心”是指数据共享中心,规范数据共享格式,统一提供全县农业基础数据、视频数据资源。“四应用”是指“美丽平罗”“数字农业”“数字服务”“数字治理”四大领域数字化应用。


image.png


图 1 平罗县数字乡村“一张图”概况

二、聚焦乡村数据归集共享,提升数据赋能质效

(一)归集核心数据,夯实数字底座。通过业务单位填报、现场数据采集、系统端口对接、物联感知设备推送等渠道,数字乡村“一张图”共归集4个应用领域、15个行业部门的32类5万余条数据,汇聚35个美丽乡村720VR全景视频。通过可视化呈现全县乳业生产、种养殖成效、乡村经济发展等情况,助力各级管理部门实现以图管地、以图管产、以图智农、以图决策。

(二)对接业务系统,打造联动平台。依托数字乡村“一张图”,推动业务平台接入,构建专题数据库。通过与“盐碱地改良监测”“河湖监测”等应用系统对接,加强“一张图”资源融合共享。不断丰富数字乡村应用场景,实现盐碱地治理一图掌握、河湖水域信息实时反馈,探索乡村数据可视化呈现、量化分析,为全县产业发展、资源配置提供数据支撑。


image.png


图 2 石嘴山盐碱地改良数据展示服务系统

三、着眼乡村业务场景应用,助力乡村数字转型

(一)开展“村居通”应用,推动村居事务“一键通”。“村居通”是平罗县推出的村级便民生活服务平台,满足农户购销、参与民主监督、反映“烦心事”等各种需求。群众通过手机及时掌握本村工作动态、参与民主管理、开展财务监督。通过“村居通”推广,让党务村务“一键公开”、服务需求“一键发布”,群众建议“一键回应”,乡村两级领导通过数字乡村“一张图”数据反馈,及时指导乡村振兴工作开展。目前,“村居通”微信小程序关注人数达12000余人,公开信息5100余条,有效解决群众反馈问题300个,实现诉求在线直达、服务在线落地。

(二)建设疫情防控管理系统,实现风险人员“动态管”。疫情期间,平罗县创新“互联网+疫情防控”模式,周密部署全县疫情防控系统,构建全县疫情数据“一张图”、疫情概况“一张表”,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做到全县疫情防控“底数摸清、动态可管”,为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提供决策依据,为判别疫情形势、部署防控措施及复工复产提供数据支撑,助力平罗县精准防控、科学防控。

(三)融合盐碱地监测应用,实现土壤环境“焕新颜”。融合平罗县宝丰村盐碱地改良大数据平台,宁夏大学等高等院校农业技术专家通过数字乡村“一张图”系统,依据历年土壤墒情、土壤养分、水质监测等7大类共57个物联网监测点、20个视频采集点的数据分析结果,结合当前土壤养分、气象数据、进出水质进行人工判别,实时提出盐碱地改良措施,提高了平罗县宝丰村6000余亩盐碱地治理成效,有效支撑乡村产业发展,破解引黄灌区土壤盐渍化制约生态经济发展难题。

(四)开发河湖监测系统,增添河湖水域“生态美”。依托数字乡村“一张图”,共享数据中心部分视频资源,补点建设黄河、都思兔河、典农河、汝箕沟、沙湖等12条重点河湖交汇处、河流排水口的视频监控点位146路,部署水质、流量监测设备17路,开发平罗县河湖监测系统,全方位开展重点河湖监测,提高水域岸线实时监控能力,加大水环境监管执法力度,有力提高平罗县河湖生态信息化管理水平。

(五)构建“平安乡村”系统,增强和谐乡村“内动力”。依托数字乡村“一张图”,利用“小翼看家”、云防控摄像头等构建“平安乡村”联防系统,基本实现治安防控无死角全覆盖。村干部通过“一张图”实现“一屏知村情”,警务专干通过手机、“小翼看家”摄像头、“天翼智能大喇叭”开展一站式村域巡查,大幅提升广大农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有关典型经验

(一)强化组织保障,健全工作机制。将数字乡村工作作为全县的一项重要任务,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建立跨部门分工协作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政企合作的思路,全面推动数字乡村工作开展。

(二)强化统筹布局,加强试点示范。结合平罗县乡村发展实际,在数字乡村实施过程中统筹规划、循序渐进、由点到面、逐步实施。坚持示范带动,先行选择部分特色产业、生产基地,推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

(三)强化数据整合,优化应用服务。布局推进数字乡村“一张图”建设,整合各类乡村要素资源,运用智能终端、遥感等装备和手段,构建实时、动态的数据采集体系和数据仓库,归集整理农业全产业链信息。

(四)着眼场景应用,提高建设成效。试点开展“村居通”微信小程序应用示范,实现信息服务向乡村延伸,破解群众民情沟通、便民服务“急难愁盼”等难题,提升乡村宣传、服务、治理水平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