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演进,不断推动智能化迭代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农业农村农民,是不应也不能被遗忘的一环。可以预见,智慧化发展将深刻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农村治理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笔者认为,大力发展数智技术是推动三农智慧化的重要抓手。
数智技术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有机融合,是在数字化基础上融合应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的过程。数字化是智能化的基础和前提,智能化是数字化的升级和发展。充分利用数智技术的连接性、共享性和协作性等特点,创造条件,在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服务、环境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可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实现乡村农业现代化、治理数字化、生活智慧化,推进全面乡村振兴。
农业现代化是建设智慧农业和智慧美丽乡村的前提。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效率低、机械化程度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数字时代,数据信息作为关键的生产要素,不仅可以促使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资料的优化组合,还能够凭借其可复制、可共享、无限增长和供给的特点,直接促进生产力进步。例如,通过建设智慧灌溉、垂直农场、立体养殖、智慧渔港、气象灾情监测等新农业生产模式,能增强防灾避险能力和精细化作业水平,为农村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带来可能。尤其是AI多模态识别、卫星影像、光谱纹理等前沿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农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解决诸多现实问题,推动农业实现智慧化升级。
培育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数智技术也大有可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通过数智技术应用,不仅能够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精细化、高产化模式,解放农村劳动力,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可以实现乡村产业结构转型,推动农村第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例如,依托健康养生、创意农业、认养农业、共享农场、云农场,结合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开展沉浸式田园风光旅游和乡土文化赏析,使得智慧化乡村旅游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乡村产业的多元化,还能带动乡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乡村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
数智技术还能拓展乡村社会交往新领域。以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数智技术,以及智能手机和各类公共社交软件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乡村社交的模式,也能极大地拓宽社会交往范围。社交新媒体成为村民们记录、传递信息的中介平台,打破了空间和时间对信息传递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农副产品通过电商直播销售,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摆脱了对传统采购和销售模式的依赖,村民甚至可以借助先进的网络设备开展海外贸易,与世界接轨。交往范围的扩大进一步拓宽了商品交换和流通的范围,线上贸易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开辟了新道路。新发展诞生新理念,新理念促进新发展。越来越方便广泛的交往,使得乡村居民的知识、理念不断更新,更多新型的生产生活方式被引入乡村,由此能形成良好的循环促进发展功能。
数智技术有助于乡村治理体系的提升。数智技术以其高效性、智能性和便捷性,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思维和新策略。智慧党建、“阳光村委”、土地流转台账信息平台、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自然灾害智慧应急系统等智慧平台的应用,能极大提高村民自治积极性和乡村治理信息的透明度,助力解决乡村人口分散、流动性大、村民参与治理难等问题,提高乡村治理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推动乡村治理的民主化,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农村治理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提升乡村治理的精准性与前瞻性、强化村民的集体意识与身份认同的同时,还能够结合村民个人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公共服务,增强其满意度。
数智技术对于改善乡村生活条件的帮助,就更为直观了:一方面,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为前提建设的数字基础设施,为改善乡村生活条件提供了物质基础。光纤宽带网络、4G/5G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让乡村地区告别“信息孤岛”,能够弥合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在信息交换的基础上实现物品甚至人才的流通;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数字乡村平台,如电子病历、远程诊疗、在线问诊、数字阅读、在线教育等,可实现服务和信息精准下发到户,使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农技等优质资源下沉到村,让村民“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资源和服务,促进乡村百姓生活服务便捷化。
综上所述,聚焦数智技术促进乡村智慧化,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要让数智技术充分发挥出其技术优势,嵌入到农业现代化、培育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拓展乡村社会交往新领域、提升乡村治理体系、改善乡村生活条件等各个方面,以新技术释放新活力、注入新动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向着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 中国气象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乡村振兴局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
Copyright © 2023
digitalvillage.cn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84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834号
指导单位: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
支撑单位:中国电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