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聚焦狠抓落实,突出工作部署指导性、政策举措针对性,既是明确全年工作重点的‘任务清单’,也是指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操作手册’。”在国务院新闻办2月14日举行的介绍解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文件表明了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据介绍,文件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聚焦乡村振兴主题,注重长短结合,突出“短实新”特点,包括9个部分,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守底线”是坚决守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促振兴”是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强保障”是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过去一年,疫情灾情交织叠加,面对国际粮价剧烈波动、农资价格高企等多重冲击,我国粮食生产再夺丰收,全年粮食产量达13731亿斤、增产74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为稳预期、稳物价、稳信心提供了重要支撑。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唐仁健介绍,随着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叠加,消费不断升级,粮食需求仍在刚性增长,全球农产品贸易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强,下一步必须综合发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在目标上,要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在措施上,要重点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一方面,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强化科技装备支撑。在政策上,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
多举措促农民增收致富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底线任务之一进行强调部署。”中央农办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表示,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之年,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脱贫劳动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收入较快增长,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拓展。谈及下一步如何帮助脱贫群众生活再上一层楼,刘焕鑫提到,将以监测帮扶落实、发展动力培育、帮扶政策完善3方面为抓手,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增加农民收入一直以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数据显示,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2万元大台阶,达到20133元、实际增长4.2%,增速分别比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1.2个和2.3个百分点。但也要看到,当前农民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增收动能有所减弱。
对此,中央农办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认为,要重点抓好稳定就业增加、经营增效提升、财产收入挖潜、转移收入拓展4方面工作,拿出长短结合、务实管用的硬措施,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唐仁健表示,重点要做好“土特产”三个字文章。一是在彰显特色上下功夫,紧紧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二是在产业融合上下功夫,发挥三次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着力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三是在优化布局上下功夫,以各类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完善县乡村产业空间布局,科学布局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四是在联农带农上下功夫,在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对下乡资本的引入、使用、退出等进行全过程监管,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正确把握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内涵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指明了强国复兴全局大局中‘三农’的历史坐标和奋进方向。”在谈到如何理解其内涵时,唐仁健解释,农业强国既包括生产力发展,也包括生产关系变革;既包括农业全面升级,也包括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一方面,要具备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另一方面,要基于国情体现中国特色。
当下,基于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之路上必须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赓续农耕文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在具体行动上,需要认识到,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要注重方式方法,把握好时度效。一是准确理解“三农”工作布局,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做好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衔接,重心不变、主题不换、频道不调,保持工作连续性。二是加强统筹规划,抓紧研究制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做好整体谋划和系统安排,同现有规划相衔接。三是突出实绩实效,把工作着力点放到解决当地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上,落到一件件具体民生实事,甚至包括一些关键小事上,久久为功,让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 中国气象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乡村振兴局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
Copyright © 2023
digitalvillage.cn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84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834号
指导单位: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
支撑单位:中国电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