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了《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数字化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现就《指南》出台的背景意义、目标任务、如何贯彻落实等问题,解读如下。
一、《指南》出台的背景和主要考虑是什么?
数字化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数字化发展,国家出台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等规划性、指导性文件,都强调了数字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和发展方向,把智慧农业、数字乡村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决策部署,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在数字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形成历史性交汇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应优先运用数字技术对农业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农村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制定了《指南》,这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数字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指南》的印发实施,顺应了数字化发展趋势,契合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突出了农业数字化转型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对加快实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指南》提出了哪些发展思路和原则目标?
《指南》对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数字化建设作出了指导安排,既有路线图,又有时间表。
《指南》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思路,提出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主线,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发展智慧农业为重点,聚集资源要素,创新工作机制,加快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示范区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实现数据资源互联共享、农业全产业链赋能增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指南》强调了推进原则,要坚持需求导向、前瞻布局,坚持政府统筹、各方参与,坚持产技融合、协同发展,坚持创新驱动、注重效益,坚持规范发展、安全可控共五个方面工作原则,以此处理好当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创新与效益、融合与协同、发展与安全等关系。
《指南》提出了发展目标,要用3至5年,推动示范区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经营网络化水平、管理高效化水平、农业服务便捷化水平明显提高,示范区数字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大数据应用场景丰富拓展,建成一批智慧农业先行样板。
三、《指南》提出了哪些重点任务?
《指南》紧盯农业现代化主攻方向,面向乡村振兴的重大需求,紧紧围绕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重点推进四个方面共11项重点任务。
一是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信息服务终端设施2项任务。数字化建设离不开网络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撑。当前农村网络速度和入户通达率、农业集中生产区域的5G网络覆盖方面有很大需求缺口,地方农业农村部门可通过加强与网信、工信等部门沟通,推动落实支持政策,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巩固提升4G网络服务功能基础上,推进高速宽带网络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实现农业主体信号全覆盖。同时,通过鼓励企业等主体开发一批服务生产经营的信息终端、技术产品和移动端应用软件,如基于北斗定位的智能控制终端等,完善农村电子商务软硬件配套设施。
二是推进数据资源汇聚共享。包括加强农业数据资源建设和推动县域公共数据整合共享2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当前,农业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贯通难、共享不充分等问题还较为普遍,为解决这些问题,我部牵头组织研发了农业农村大数据公共平台基座,为实现国家与各地、地方与地方农业农村部门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提供了工具。示范区在推进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可依托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基座,按照全国统一的数据资源目录、分类编码体系、数据标准接口,大力拓展物联网、互联网等在线采集新渠道,加快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数据资源采集体系,推动县域公共数据整合共享,加快打造县级涉农大数据应用系统,形成县域农业农村大数据“一张图”,并推动县域农业农村部门数据与其他部门涉农等数据对接,形成地方和国家涉农数据协同应用的良好生态。
三是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包括加快农业生产智慧转型、促进农产品加工智能转型、引导农产品流通数字转型3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数字化是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促进三产融合发展的催化剂和黏合剂。瞄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三个关键环节,《指南》提出,要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深度应用,建设一批智慧农场、智慧牧场、智慧渔场,核心是要形成一批数字化解决方案,加快推动智慧农业从“盆景”走向“风景”。要搭建物联网平台、收集关键数据,建设农产品智能加工车间,集成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成套智能加工设施装备,提高农产品加工效率和质量。要推动农产品产地市场开展数字化改造,强化进出库、运输、交易全程数字化管理,提升物流运营效率和供需匹配水平,促进农产品网络销售。
四是拓展数字支撑应用场景。包括探索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管控“一张图”、探索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一张网”、探索建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一朵云”、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一个码”4项任务。《指南》从政府部门和市场主体需求出发,列举了当前已具备较好数字化基础条件的4个应用场景,即面向政府监管的耕地用途管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向市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和科技信息服务。各地也可以在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支撑下,按照实际需求,定制开发个性化应用场景,突出抓好数字技术在生物育种、粮食生产、生猪养殖、油料产能提升等重点领域的应用,有力支撑种业振兴、保障粮食安全、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四、如何保障《指南》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为确保承担示范区创建任务的县(市、区)在推进数字化建设中取得实效,《指南》提出了建立协同推进、要素聚集、监测评价、宣传培训等四个机制。农业农村部已牵头组建了示范区建设专家指导组,将积极为示范区数字化发展提供技术咨询、规划编制、要素撮合等服务。在实施数字农业建设项目中,要优先在示范区建设一批数字种植业、数字设施农业、数字畜牧业、数字渔业、数字种业创新应用基地,鼓励地方统筹利用现有涉农政策和资金渠道,集中支持示范区智慧农业重点项目建设。要将农业生产信息化率等指标纳入示范区年度监测重点内容,对数字化发展工作有力、成效明显的示范区给予表扬激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通报。要开展示范区农业数字化专题培训,总结各地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营造数字驱动引领示范区发展良好氛围。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 中国气象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乡村振兴局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
Copyright © 2023
digitalvillage.cn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84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834号
指导单位: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
支撑单位:中国电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