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探讨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展示相应领域的典型案例,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6月23日下午,由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河姆渡主办,北京新型智慧农业研究院承办,2022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高峰论坛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举行。农业农村部农业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中国农科院信息所农业监测预警中心主任许世卫研究员为本次论坛作主旨演讲,以下根据许世卫老师发言整理,略有删减。」
数字乡村,是建立在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基础上的农业农村发展方式转变。是以数据为基础,以系统、平台、产品多种技术手段为依托,对传统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的大推进。
一、数字乡村建设技术需求
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文件推动数字乡村建设: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数字乡村”概念;2019年5月16日,中办、国办发布《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数字乡村目标与重点任务;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全面规 划了5方面数字乡村建设内容;2021年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 了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2022年4月,中央网信办印发的《2022年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工作要点》,提出数字技术有力支撑农业基本盘更加稳固。
数字乡村建设,就是要用数字技术手段、方法解决乡村长期存在的问题:发展后劲不足问题:发挥信息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 向外融合各种力量和条件发力,解决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问题;管理不精准问题。发挥信息的溢出效应,推动信息技术在乡村管理中应用,解决 乡村现代管理问题;服务不到位问题:发挥数字技术的普惠效应,为所有阶层和群体服务,解决乡村落后于城市的数字鸿沟问题。
二、数字乡村亟需突破的关键技术
数字乡村建设应用的主要技术有以下几大类
第一类:从0到1的技术;这类技术是是从无到有的技术、是突破卡脖子的颠覆性技术、是跨领域融合性技术,主要有农业新型材料传感器、农业新型智能模型技术、农业农村万物互联技术。
第二类:从1到N的技术;这类技术的源创已经存在,但行业应用不足,仍然存在巨大技术障碍。这类技术一旦集成创新和应用,对产业的推动作用突出。主要有农业大数据技术,又分为大数据获取技术(RS、无人机、探测、定位等技术)、数据清洗技术(统计学、模型、算法技术)、大数据关联分析技术(模型、算法、参数技术)。数据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农业大数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可为农业生产者、农产品经营者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决策能力。以大数据分析预测技术为例,其在作物单产、作物种植、作物产量、水果产量、蔬菜价格、牛肉消费等多领域均有成熟应用。农业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分布式账本,共享数据库,防篡改、防伪造、改进流程服务,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目前,区块链+农产品溯源、区块链+农村金融、区块链+农业保险均有成熟案例。农业数字资源全息构建技术,通过农业数据标准技术、农业数据全息获取技术、农业多物理量建模技术、农业时空数据融合技术对自然资源、生产资源、社会生活资源进行全息构建,实现乡村数字世界与农业农村物理世界的对等映射。精准监测和精准预警技术,在监测上,能实现整体、实时、动态、多维、多方位;在预警上,能精确到大小、多少、范围、程度、强度、时序,实现农业管理过程精准有效。农业全产业链信息监测技术,应用农业传感器、无人机技术、信息采集终端、遥感等各类信息获取技术,对农生产、流通、市场等农业全产业链信息进行精准化、动态化、标准化采集,具有对全产业实现实时监测、预报预警、风险防范多种功能,可有效提升产业安全水平。
三、数字乡村建设未来展望
数字乡村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理论、技术、方法支撑,未来是技术、产品、系统、模式的融合配套应用,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要关注技术的配套性、适用性;分类推进数字乡村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充分应用不同类型发展 状况、区位条件、资源 禀赋、不宜推广没有配套完善 的单项数字化技术、选择“最合适”比“最 先进”更重要。
二是要注重技术的易用性、效用性;操作系统、APP软件、线上事务、线上 办理都要以普通涉农用户好用为基本要求;需要操作简便,易学易用,使用门槛低;具有智能化技术、数字化技术要有或增 效或降本的作用;推广的技术要应用起来方便、听起来易 懂、做下来见效才有更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三是看重技术的经济性、普适性;技术产品要面向农村、面对农民,是使用者买得起、用得起的产品。主要有,是生产、经营、生活服务中买得起、用得起的产品,是农业农村日常生产管理中要依靠,日常离不开的技术与产品,业务工具离不开、管理离不开。
数字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战略性任务,需要努力实现技术、数据、产业、场景的深度融合,唯有如此,才能打牢数字乡村基础,为现代化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新的支撑!
(作者系农业农村部农业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主任、二级研究员)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 中国气象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乡村振兴局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
Copyright © 2023
digitalvillage.cn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84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834号
指导单位: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
支撑单位:中国电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