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积极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作为一种环保、节能和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低碳农业旨在通过产业调整、技术创新、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手段,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损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近年来,不少国家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
德国: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达勒姆庄园位于德国柏林西南部,它不仅是一处有机农场,也是一座食品文化露天博物馆。人们可以在农场商店购买这里生产的肉蛋蔬果等农产品,近距离体验“从田地到餐盘”的有机农业生产过程。此外,农场还与哥廷根大学等机构合作,开展生菜、番茄等有机农产品的研究。 有机农业被视为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系统,近年来德国大力推动有机农业发展。据德国联邦食品和农业部统计,截至2020年年底,德国共有超过3.5万家有机产品生产企业,在超过170万公顷的农业用地上进行有机农产品的耕作与经营。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德国积极发展有机农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德国是欧盟农业生产大国,有超过27万家农业企业,每年生产的农产品总价值约500亿欧元。然而,农业领域也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据统计,德国农业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该国排放总量的8%。2021年6月,德国通过修订版《气候保护法》,提出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至少65%,其中农业领域温室气体年排放量须减少至56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德国农业部门认为,增加有机农业用地有助于农业领域减排。 在监管层面,有机农产品需接受欧盟有机农业立法规定的检验程序。在德国,有机农产品通常由政府部门授权的私人机构进行认证。根据法律规定,私人检验机构需对农业生产和加工企业以及进口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查,留存被检查企业名单并在互联网上公布,供主管部门、经营者及消费者查询。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商和加工商必须准确说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土地、建筑物及其他相关设施,有机农场或企业出售的所有产品信息也必须记录在册,以保证这些产品可以溯源。 在资金方面,德国从1989年开始通过公共资金来支持有机农业发展。当前,德国有机农业得到了来自欧盟、德国联邦及各州三个层面的公共资金支持。2015年以来,向有机农业转型的普通农场每公顷耕地和草地可得到250欧元的补贴,已有的有机农场每公顷可获得210欧元的补贴。从2002年起,德国政府还推出“联邦有机农业计划”,为有机农业的相关研究及培训项目等提供资金。2021年,该项目共提供了3338万欧元的补贴。 此外,德国联邦食品和农业部每年还举办有机农业竞赛,奖励各大农场在有机农业领域进行创新,为传统农场转型提供激励机制,提升民众对有机农业这一环保生产方式的认识。德国政府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该国有机农业用地占比扩大到全部农业用地的30%。 走进以色列特拉维夫北部的一家农场,农场工人正用电脑控制作物的灌溉水量,并将滴灌与施肥相结合。50多岁的农场主阿米尔告诉记者,这套微灌设备由控制枢纽、管道部件和灌溉系统组成。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气象条件、土壤含水量、农作物需求量等情况,使用太阳能驱动器,用塑料管道送水,适时调节水量,并对根或叶子喷洒含有肥料、药物的溶液。“得益于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作物何时需要水分和肥料、需要多少量都由电脑来控制,既能满足作物所需,又不浪费资源。”据介绍,应用这项技术比传统灌溉节水约90%、节能50%,平均增产30%。 在以色列到处都采用了滴灌、微喷灌等灌溉技术,农业用水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通过智能监测和控制,实现了农业生产用水的高效利用,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希伯来大学农业、食品与环境学院教授纳赫姆·莫什林介绍:“浇水与施肥相辅相成,通过精细化管理减少了过度施肥对土壤造成的破坏,这对低碳农业的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高效节水与施肥是以色列农业精细化管理的一个缩影。以色列水资源较为匮乏、土壤条件不利,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高效利用水、土等稀缺资源,该国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之路,向低碳农业转型。《以色列时报》的报道指出,精细化管理农业生产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精细化管理离不开技术创新。目前,以色列活跃的农业科技公司超过440家。以色列农业科技企业格雷斯育种公司最近发明了一项新的固氮技术,该技术利用生物固氮替代化学氮肥,可以减少对合成肥料的需求,从而降低肥料碳排放,同时还能将谷物产量提高18%。当地农业部门认为,如果这项突破性技术被广泛采用,将对农业减碳产生积极影响。 巴西:逐步推进低碳农业计划 巴西是农业大国,向全球出口大豆、玉米、咖啡豆、蔗糖、牛肉等农畜产品。巴西拥有3.88亿公顷优质良田,还有2.2亿公顷的牧场,为农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 农牧业虽是巴西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也是甲烷排放的主要来源,是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二大来源。为更好应对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挑战,巴西于2010年出台《低碳排放农业计划》,鼓励农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010年至2020年为该计划实施的第一阶段,政府通过向农牧业生产者提供长期低息贷款等方式,大力促进免耕直播种植、农作物轮作、农牧林一体化、动物粪便处置、退化草场整治、生物固氮和人工林等低碳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 根据巴西农业部的评估数据,《低碳排放农业计划》第一阶段6个实施目标中有5个超额完成。农牧业在2010年至2020年共减少1.7亿吨碳排放,超出预期。如今,巴西已基本实现牧场、草地、树木和农作物按比例种植。在发展种植业的地方,鼓励秸秆还田,以增加土壤肥力;在发展养殖业的地方,大力实施动物粪便和垃圾集中处理,发展生物质能发电。 从2022年9月1日起,《低碳排放农业计划》第二阶段正式实施,重点推广先进灌溉系统、集约化牲畜饲养等技术,主要目标是在2030年前将低碳农业面积扩大到7200万公顷,实现农牧业减少11亿吨碳排放。根据该计划实施的状况,巴西农业部每两年会对相关技术推广项目和目标进行一次修订。 巴西一些环保组织和农业专家表示,巴西在低碳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取得较大进步,有效促进了污染物减排,不过距离实现农业低碳转型的远景目标还有差距,未来还需加大资金等投入。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 中国气象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乡村振兴局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
Copyright © 2023
digitalvillage.cn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84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834号
指导单位: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
支撑单位:中国电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