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自然资源部会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村庄如何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要严守哪些底线,如何引导农民广泛参与?围绕这些问题,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强化县域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仍然是大趋势。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杨浚表示:“要顺应乡村地区人口变化趋势,科学引导和配置空间资源,带动人口、资源、产业向优势地区集聚,优化乡村地区农业、生态、建设空间格局,更高效率配置空间资源,更好满足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诉求。”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对城镇、村庄、产业园区等空间布局的统筹。《通知》落实这一要求,明确各地要结合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优化细化县域镇村体系布局,明确重点发展村庄,引导人口、产业适度集聚紧凑布局。统筹优化县域产业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空间布局,形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县域整体优势。
针对目前不少村庄面临老龄空心、发展乏力等问题,杨浚表示,编制村庄规划,必须运用“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经验,立足于村庄发展基础,把握村庄演进发展规律,进行分类有序编制。《通知》明确,“多规合一”改革前已批准的村庄规划,经评估符合要求或补充完善后符合要求的,可继续使用。重点发展村庄可单独编制村庄规划,或多个村庄合并编制,或与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联合编制。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如何强化乡村空间设计和风貌管控?《通知》提出,因地制宜开展乡村空间设计。按照全域全要素的要求,从大地景观、村庄风貌、重要建筑等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体现不同村庄的特点,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目标,杜绝“千村一面”。
守住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底线和历史文化保护线
如何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实效性、可操作性和执行约束力?《通知》围绕提升安全韧性及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进行了明确,以提高村庄规划编制的质量和实效。
杨浚表示,编制村庄规划,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重点要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守住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底线和历史文化保护线。
如何守好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底线?《通知》提出,优化乡村农业、生态和建设空间,引导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系统连片保护。如何守好历史保护底线?《通知》要求,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特色保护类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应将各类遗产保护利用管理要求统一纳入,明确土地利用、空间形态风貌的规划管控引导要求,防止搞成“两张皮”。
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涉及多个部门,如何确保规划意图有效落地实施?杨浚表示,这需要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通知》强调,建立健全政府领导、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筹、相关部门协同、村民和集体组织全程参与的规划编制和实施保障机制,提高乡村建设和治理的实效。要将村庄规划成果及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并结合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等开展规划实施体检评估,推动建立村庄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的全周期管理工作机制。
突出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参与规划实施的积极性
“村庄规划有别于城市规划的地方,在于其实施由农民主导,村民的意愿对于规划的实施至关重要。”杨浚说,编制实施村庄规划,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何调动农民参与规划实施的积极性?《通知》按照“发动农民参与+专业技术人员赋能+在地规划人才培养”思路,提出要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讲清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的意义和主要内容。让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村庄规划有基本了解,让基层干部对村庄规划与村里的产业规划、旅游规划、乡村振兴规划、文创产品规划设计方案等的区别有基本认识。要有效发挥村级组织作用,动员村民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引导农村致富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献计献策,增强村庄规划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与此同时,建立健全乡村责任规划师制度,积极培养在地规划人才。
为便于农民参与,《通知》还鼓励丰富村庄规划成果的表达方式,可以制作直观易懂的版本,让农民看得懂、好操作、能监督。
杨浚表示:“自然资源部将坚持和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按照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的要求,不断健全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指导地方编制能用、好用、管用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空间保障。”(记者 朱隽)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 中国气象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乡村振兴局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
Copyright © 2023
digitalvillage.cn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84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834号
指导单位: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
支撑单位:中国电信研究院